教师资格证面试的通过率总体来说不高,主要原因就是考生对教学试讲这部分掌握不够熟练,无法做到自信表达,设计合理。
以下为历年真题精选内容,希望考生能仔细学习,最高目标是做到庖丁解牛,烂熟于心,即可轻松通过!
小学语文《搭石》
1.题目:搭石
2.内容: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3.基本要求: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3)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4.答辩题目:
(1)请你谈谈在小学语文课的讲授应该注意什么。
(2)回想下刚才所讲授的课文,说说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你是如何实现你的教学目标的?
【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情境导入
师展示乡间美景图片。
同学们看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但刘章爷爷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村头小溪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出示课题),感受那浓浓的乡情。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利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教师进行范读,及时在黑板上强调一些同音相近的字词和多音字。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总结梳理板书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1.读第一段,你能不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到底什么是搭石呢?
2.搭石在我们的眼里是那么平凡,但在作者的眼里却是那么美,他觉得,搭石——(引读)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那你觉得搭石这处风景美在哪儿呢?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想象着那是怎样的画面,批注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4.交流汇报:
如第二段:“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第三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5.摆放“搭石”,理解“踏上几个来回”?感悟行为美
6.通过“搭石”,理解“协调有序”。感受协调美、心灵美
7.谦让助人:总会止步、理所当然
(四)迁移拓展
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的眼中是这么的美,所以正如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风景吗?师生交流
(乡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联结乡亲们美好情感的纽带,家乡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小结作业
美,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之间、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有多少互相关心的事啊!这些小事,并不起眼,但让人感动。你能选一件写一写吗?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谈谈在小学语文课的讲授中应该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在小学语文的教授中,我认为有以下注意点:
1.设置情境。语言学习最终是要学生把所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运用,那么我们教授的知识点,就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这就需要将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段设置成课堂的情景,将学生带入情景去实践语言的运用;
2.注意直观性。小学对于语言的积累有限,思维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应该用直观浅显的方式来教学,这样对学生学习和理解都有帮助,因此在上课过程中应避免专业性过强的语言以及课堂操作方式;
3.注意趣味性。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偏短,因此我们应该设置尽可能有意思的方式不断吸引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能动性;综上,这就是在小学语文授课中需要注意的点。
(2)回想下刚才所讲授的课文,说说你的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你是如何实现你的教学目标的?
【参考答案】
我的教学目标是从三个维度设置的,知识和能力是认识“谴、惰、俗、协、序、绰、伏”等生字,会写“洪、暴、猛、涨、裤、惰、稳、俗、衡、序、伏”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是通过阅读,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让学生能自己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采用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等方法来读懂课文,《搭石》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关注公众号号 师大教科文教育
查看更多真题